requestId:68993e1874c247.27937830.
“聚焦脫貧攻堅”系列報道
頸椎按摩枕、坐墊、拖鞋……這些用山桃核手工編織的日常生活用品,正通過直播廣告設計、在線商城等方式銷往全國各地。近日,陜西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柳林村模型沮水桃品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左林斌開幕活動,在家研究如何拓展、優化產品線上銷路,打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產品線下銷售的困境。
在柳林村,每到春天,漫山遍野便開FRP滿了山桃花。花開過后,小小的山桃核便自生自落,人形立牌經過6個月的成長策展期,攤位設計長到8月啟動儀式份左右時果實便會脫落。村民們撿回家后陰干舞臺背板2至3個月便可以用手工臺鉆打孔,再用繩線穿引起來,就成了一件攤位設計原生態手工藝品。
“由于山桃核手工編織的生活用品屬于新品設計,以往的時候我會開幕活動通過產品展銷會,景點特色大圖輸出商店等渠道進行銷售。”左林斌介紹,作為包裝盒主攤位設計要的銷售渠道,線下銷售占到整個產品銷售份額的60%。而這次疫情也讓他開始轉變思路,通過與第三方線上平臺合作,搭建扶貧產品網絡銷售專區。
成為柳林村農業致富帶頭人之前,左林斌家曾是被幫扶的貧困農戶,2016年從外返鄉的他萌發了自主創業的想法。“平時比較包裝設計關注市場上的桃核手串,看到山上有許多脫落的山桃核,起初想著把這些桃核利用好,后來逐漸開發了多樣化的產品線AR擴增實境。”左林斌說,他家完成脫貧之后,又在村里政策的支持下開辦了扶貧互動裝置工廠。活動佈置現如今他的扶貧工廠常年可以帶動15人就業,其中一半以上是村里的貧困策展農戶。
山桃核編織的手工拖鞋
“村民們可以在把撿回來的山桃核送過來,然后奇藝果影像在這里進記者會行一周左右的集中培訓,熟練之后可以選擇在家或者工廠車間完成。”左林斌告訴記者舞臺背板,山桃核編織不會影響正常的農忙,農戶可以利用農包裝盒閑時間在家完成,而且成本較小。所有工序中最需要細心和耐心的是挑模型揀桃核,之后的打孔和編織等較為靈活,也容易上手,每月完成40件就能為家里舞臺背板增收800多元。
“在打全息投影通銷路的同時,提升產品的實用性能,包裝盒才能讓整個扶貧產業鏈條發展得更好。”左林斌說,除了山桃核產品系列,目前他還在開發手工麻繩布鞋產品,和傳統布鞋相比這種布鞋透氣性更好。考慮到村里的具體情況,這些手工技藝產品對村民來說比較熟悉,學習、制作起來也沈浸式體驗更快。(光明網記者 姚坤森)
TC:08designfollo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