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杏花煙雨江南的婉約,融入鐵馬西風大漠的蒼涼,新編越劇《新龍門客棧》自去年3月首演以來,迅速贏得了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的追捧。它的主要演員來自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在40年前,“小百花”初創之時,就曾以青春氣息和創新氣質風靡一時。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戲曲如何作答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時代命題,“浙江小百花”現象可知新,亦可溫故。
眾里尋她:好一束美麗的“小百花”
杭州市區曙光路,坐南朝北的杭州蝴蝶劇場,與西湖只隔一道青山。美輪美奐的劇場里,隨著悠揚的唱腔響起,《新龍門客棧》火熱開演。
聲音穿過歷史的長廊,回到40年前,這里也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誕生地,彼時卻只有低家教場地矮破舊的建筑和周邊大片的農田。
越劇發源于浙江嵊州,以“全女班”演出而聞名,展現柔美、淡雅、委婉小樹屋、細膩的藝術風格。上世紀80年代初,浙江越劇發展卻遇到了后繼無人之困,面臨著“四個花旦兩百歲,三個老生兩顆牙”的人才窘境。
為此,浙江省文化部門決定在全省青年演員中進行“海選”,通過文藝會演的形式選拔出28位佼佼者,同時集結舞臺創作等方面的人才,集中培訓。
1983年11月,由這些青年新秀組成的“浙江越劇小百花赴港演出團”,在港14天連演15場,醇厚的唱腔、扎實的功底征服了香港觀眾,“浙江小百花”一時享譽香江。
次年5月,在眾多文藝界人士的呼吁下,浙江省人民政府決定成立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而演出團中的28位“小百花”,絕大部分留杭入團。
老演員趙小珍便是其中的一位。回憶起40多年的從藝路,她笑著說:“‘小百花’不僅改變了我們的命運,也改變了浙江越劇的發展方向。”
紀錄片《百年越劇》總導演鐘冶平認九宮格為,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成立,是浙江文藝院團一次標志性的改革事件,為中國越劇乃至中國戲劇提供了不拘一格、獎掖新人的人才培養方式。
隨后,這群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小百花”們,秉承著“敬業、奉獻、合作”的工作精神和“求精、求新、求美”的創作意識,迅速在梨園界脫穎而出:
《五女拜壽》《陸游與唐琬》《西廂記》和新版《梁祝》等佳作頻出,打動人心,引發共鳴;茅威濤、董柯娣、陳輝玲、蔡浙飛、章益清等越劇名角深耕藝術,相繼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茅威濤還是“三度梅”獲得者,成為越劇舞臺上的一位領軍人物;她們首創“詩化越劇”的藝術風格,將“寫意”戲劇觀貫穿從布景到表演的每一個舞臺元素,豐富了越劇乃至中國戲劇的藝術表現。
2024年5月1日,參演新編現代戲《錢塘里》的演員在杭州蝴蝶劇場共享會議室的化妝間上妝。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浙江音樂學院戲劇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蔣中崎持續30多年關注“小百花現象”。他表示,40年來,“浙江小百花”以鮮明突出的江南文化特質、注重時代的審美需求和優化舞臺的藝術資源不斷探索創新,為中國越劇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從未懈怠:“小百花”躍“新龍門”
去年8月,一段“賈廷抱著金鑲玉轉圈圈”的短視頻,讓越劇《新龍門客棧》在網上火了,主演陳麗君和李云霄的人氣也隨之大漲。
越劇演員陳麗君(左)和李云霄在杭州蝴蝶劇場演出新編越劇《新龍門客棧》(2023年9月24日攝)。新華社發
“看這部戲,可不能光看‘轉圈圈’,我們要看演員的唱念做打,也要看劇情中的俠義精神,還要看里面的藝術創新。”該劇出品人、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名譽院長兼藝術總監茅威濤說。
2023年3月28日,根據經典武俠電影《新龍門客棧》改編的同名越劇成功登臺,在服裝、化妝、道具上體現出更具時尚的“新國風”特色,而在舞臺設計上,則采用了“環境式戲劇”樣式,使觀眾席和舞臺處于同一間“客棧”里,讓觀眾與演員近在咫尺。
“她們的一招一式、表情神態,經得起觀眾細細端詳,感覺越劇真是又美又‘颯’!”觀眾周女士說,此前她對越劇知之甚少,這次和好友一起觀看《新龍門客棧》,一下子就著了迷。
小百花越劇何以令觀眾流連忘返?
“持續的創新,讓青春靚麗的生命美與雅致婉柔的藝術美不斷碰撞,激發出新的生命力。”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副院長、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蔡浙飛說。
2024年4月7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蔡浙飛在浙江杭州參加新編歷史劇《蘇秦》的排練。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40年藝術追求一以貫之,讓越劇舞臺留下許多至今難忘的精彩瞬間:
作為越劇創新的“先鋒派”,茅威濤會踢起戲服的下擺,用學自川劇的“褶子功”讓觀眾看到張生收獲愛情后的狂喜;又會削發、歪脖、縮頸來顛覆自己瀟灑小生的原有形象,演活了孔乙己的迂腐落魄;還會披頭散發,戴上墨鏡,白眼向天,手持二胡演繹阿炳,引得觀眾狂喜鼓掌…
作為越劇創新的代表性劇團,“浙江小百花”在《西廂記》里,首次用上了旋轉舞臺,讓男女主角同臺而不相見,各懷愁緒;在新版《梁祝》中,男女主角手中的扇子有如彩蝶翻飛,傳遞出你儂我儂的情意;為演《春香傳》,她們專門學習長鼓舞,讓觀眾都猜測“小百花”是不是請來了朝鮮族演員……
在杭州蝴蝶劇場,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的演員在新版《梁祝》(青春版)演出后和觀眾互動(2023年10月25日攝)。新華社發(百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供圖)
從魯迅小說到布萊希特戲劇,從古希臘神話到朝鮮故事,不少文學作品都成為浙江越劇的改編題材。
一個個精彩的瞬間,是從未止步的創新理念,更是幾代越劇工作者的藝術追求。
年逾八旬的戲曲導小樹屋演楊小青是“詩化越劇”的重要創始人,也是三代“小百花”們口中的“楊媽媽”。至今仍在導演一線的她發出感慨:正是因為從未懈怠過對美和藝術的追求,“小百花”才能久盛不衰。
持續創新:春色滿園徑向前
今年,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成立40周年。
新春伊始,劇團開啟了新一輪全國巡演,15個城市、30多場演出,眾多經典劇目連番上場,所到之處引發觀眾熱潮。有的觀眾在揚州看罷意猶未盡,又追隨到南京……一位大學生觀后說:“‘小百花’的戲有一種磁場,牢牢地牽住了觀眾的心。”
2024年5月1日,越劇演員李云霄在新編現代戲《錢塘里》的后臺化妝。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一排排的熒光棒、粉絲們的呼喊……回想起來,讓戲曲演員們大受鼓舞:傳統越劇在革新中發展,才能不斷增強自身的吸引力。
一部作品吸引的是“短期流量”,“浙江小百花”追求的是一個劇團、一個劇種甚至傳統戲曲的“持續增量”。守正創新之路上,“小百花”們探索不息:
劇目創新。“小百花”一直注重作品創新,以量身定制的作品培養演員,以守正創新的作品吸引觀眾。蔡浙飛說,劇團的每一次“超越”,都是以觀眾的文化需求為風向標,在了解市場、了解觀眾的基礎上,找準劇種藝術風格與時代的對接點、與觀眾的共鳴點。
2024年5月1日,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的演員在杭州蝴蝶劇場演出新編現代戲《錢塘里》。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傳播出新。近年來,“小百花”越劇除了傳統的宣發渠道外,還借助微博、抖音、B站等互聯網平臺,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持續探索符合時代發展,契合當代青年觀眾的表達方式,進一步拓寬受眾范圍,為越劇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浙江小百花越劇院院長王濱梅說。
人才育新。浙江小百花越劇團還加強與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的校團合作,于2008年和2019年開設兩期戲曲表演專業“小百花班”,通過課堂教學舞臺化、藝術實踐系統化、流派師承定制化培養越劇人才。
交流譜新。茅威濤一直在思考中瑜伽教室國戲曲的現代性和世界性問題。10多年來,她多次率團參加國際知名藝術節,擴時租場地大中國戲曲在海外的影響力。2016年,一部由她領銜主演的穿越題材新劇《寇流蘭與杜麗娘》在英國倫敦首演,該劇將湯顯祖的《牡丹亭》與莎士比亞的《科利奧蘭納斯》融合改編,開啟一場跨時空的對話,在此后的歐洲巡演中反響熱烈。
“當越劇走到最高端的國際舞臺,當國外劇團紛紛來引進和改編越劇,就是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和增強文化自信的最好體現。”茅威濤說。
文字記者:鄔煥慶、商意盈、馮源
視頻記者:鄔煥慶、商意盈、馮源、孔令杭、馬江、王佳玲(實習)
海報設計:孫瑤
編輯:姜瀟、白純、王化娟、鄭雅寧、魏海、王諾、程昊、鄔金夫
統籌:郜新鑫、周詠緡